2025年10月24日-26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5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大会主题为“人文智能时代的语言、翻译、文化”,旨在探讨外语学科的时代新使命以及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

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研究员王江教授、常鹏云副教授和司卫国副教授应邀参会,并在“数字人文”专题论坛中作了专题报告。
王江教授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华国学学术外译中的应用前景与实践路径。他提出以“执行判例库”为核心的规范控制框架,推动翻译流程从传统的“译后编辑”转向更为主动的“学术策展”。常鹏云、莫启扬分享了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可视化数字绘图工具如何在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中支持初学者动态建构体裁知识。司卫国、莫启扬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系统剖析了当前构式义概括面临的困局,提出构式语法的“动态语义观”,构建了“多原则指导、多数据驱动、多方法融合”的构式义概括框架,为构式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提供了思路。

《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邓耀臣教授对三位教师的报告作了精彩点评。他鼓励大家借助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方法开展研究,并对论文后续的修改完善提出了中肯且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也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基地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