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系在系主任袁继锋老师的带领下,成功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交流深入的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呼应了近期“第六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对研究方法多元化与创新的倡导,聚焦于新兴的Q方法。教研活动邀请了本系新进教师张鹭遥担任主讲,教研室的教师共同参与,围绕“Q方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理论讲解与实践研讨。

张鹭遥老师的分享逻辑严谨、层层深入。她从Q方法的学术源流与理论内涵出发,系统阐释了这一混合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与设计逻辑,并逐步过渡到具体的研究设计与操作步骤。为加深理解,张鹭遥老师结合一篇聚焦于国际中文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态度的实证研究,完整剖析了Q方法从Q语句的构建、Q排序实施到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全过程操作机制。通过对此研究场景的细致解构,她生动凸显了Q方法在揭示深层认知结构与主观态度类型方面的独特有效性,为在座教师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研究路径参考。

专题分享结束后,张鹭遥老师提出的两个现实性问题,迅速引发了与会教师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大家紧扣“研究方法融合”与“技术教学适应”两大核心议题,特别是针对生成式AI对国际中文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各自的研究实践与教学观察,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现场互动频繁,观点交锋活跃,学术思辨氛围浓厚。
袁继锋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拓展了全系教师在研究方法层面的学术视野,也为教师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反思教学、推进科研提供了有益启发。他强调,方法创新与技术应用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教师们继续保持开放、交流、协作的教研态度。整场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充分展现了国际中文教育系在教学方法创新与科研能力建设方面的持续努力与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