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与外语学科”主题讲座,特邀欧洲科学院院士、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学院曹洪文教授主持,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李德凤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深刻重塑翻译行业的生态,迎来新一轮的转型与升级。李教授强调,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译者将更具竞争力,并可能逐步替代不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传统译者。因此,他鼓励外语及翻译专业学生主动适应技术变革,积极提升AI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

围绕翻译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李德凤教授提出四方面核心建议: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可迁移能力;二是加强语言能力与翻译实践能力的融合培养;三是拓展技术写作与传播等相关技能;四是推动翻译学习向区域与国别研究延伸,强化跨文化理解与实践能力。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不仅是挑战,更为翻译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学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适应力、快速学习能力及AI工具运用能力,从而在新环境中保持专业竞争力。
整场讲座案例详实、分析透彻,为在座师生带来深刻启发。在互动环节,李德凤教授还就人工智能在中医药翻译领域的应用、翻译硕士(MTI)教育发展等问题,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前景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