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六)丨脱贫攻坚新面貌,乡村振兴展新颜

作者:范春娇 审核: 编辑:陈舒怡 时间:2022-07-26 点击数量:

2022年7月18日,重庆大学“回望发展成就,展望重庆未来”实践团来到重庆市忠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以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组织部和宣传部成员为主体,深入观察脱贫攻坚一线,体验社情民情。实践团通过线上采访忠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何小军同志以及与忠县团委书记李超同志交流,进一步了解忠县发展路径与成果,探索忠县的发展状况。

在实地调研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2015年6月,全县根据党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016年底,忠县成功摘掉了市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帽子。自“摘帽”以来,忠县全力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脱贫攻坚不断走深走实。同时,忠县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上午7点,实践团成员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出发,经过四个小时辗转,来到了重庆市忠县。去忠县的路途中,实践团成员都在讨论忠县会是什么样的。实践团有一位忠县本地人,她说:“忠县变化可大了,你们到了就知道了。”下车后,这位同学指着忠县汽车站附近的一排排高楼大厦说:“你们看!这些新楼就是忠县的变化之一!”

实践团紧接着就联系忠县乡村振兴局,线上采访了负责人何小军同志。何小军同志表示,忠县正致力于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何小军同志说:“忠县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优势在于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的资源条件,夯实的农村经济基础,较高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牢靠的乡村振兴基础”。同时,何小军同时也提到了存在的包括乡村规划滞后、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等短板。只有认真分析、准确定位、精准施策,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进一步发展。

下午,实践团与忠县团委书记李超同志交流和探讨忠县的发展与变化。李超书记列举了忠县县城的一系列变化,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忠县的发展。书记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忠县老街、三峡橘海等体现时代发展变化的地点,以当地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来进一步阐释发展的意义。与书记交流后,实践团成员进一步感悟到忠县的发展,希望通过具体的实践考察,深入体会发展的成效,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掘青年的力量。

同时,书记热情地邀请实践团在实践期间入住忠县青年人才驿站并向实践团介绍建设青年人才驿站的目的是增强青年人才对忠县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快建设渝东北特色产业人才高地,为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加快建设“一地一城三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探索忠县脱贫攻坚、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是一堂生动具体、受益匪浅的实践教育课程。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取得的巨大成就背后,是政策的严格落实,是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侃侃而谈背后的奋斗与担当。

文字来源:范春娇

图片来源:梁兰云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七))| 同心战疫,共克时艰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九)丨清澈的爱,只为祖国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