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九)丨清澈的爱,只为祖国

作者:张琪 杨晓欢 胡耀心 审核: 编辑:陈舒怡 时间:2022-07-23 点击数量:

2022年7月20日至21日,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忆红岩,传精神”实践团前往郭沫若旧居、桂园、周公馆、冯玉祥旧居和白公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抗战名人旧居,学习名人英勇事迹形式,深刻体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实践团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由我们青年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

实践团成员来到的第一站便是天官府8号——郭沫若旧居。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旧居内的文史资料,人物雕塑,复原场景等了解到了在当时抗战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郭沫若等文人义士在此创作出了很多富有战斗性的戏剧,对抗战产生了重大作用,让我们倍感敬佩。

实践团的第二站来到了桂园。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考虑到毛泽东的安全,遂借来桂园暂居,从此桂园便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实践团成员参观并学习了陈列着的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的活动照片,以及《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在当时的有关报道。在参观桂园的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深深地感受到毛泽东与周恩来等领导人在谈判中的大智大勇,以及他们为人民谋幸福、谋和平的初心,也更加坚定了成员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坚决跟党走的决心。

随后,实践团来到周公馆和冯玉祥旧居进行参观学习。周公馆是重庆谈判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重庆城区内的办公地点,仅由一栋三层小楼、独立三间小平房和带防空洞的小院组成。实践团成员们在这里学习了南方局相关历史,见到了珍贵的史料信息,参观了南方局工作人员曾经居住的房间。房间没有华丽装饰,正是一贯简洁干净的风格,一如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

冯玉祥旧居原是清代张家民居,当时称为“张家大院”。抗战期间冯玉祥携夫人李德全及其子女在此工作生活了七年。房屋古朴简陋难抵洋楼独院,但是实践团成员们认为“惟吾德馨,何陋之有”,实践团的同学感叹道:“正因为冯玉祥将军在此地辛勤地工作,才让这座不起眼的小院染上了历史的光辉”。

7月21日下午4时,实践团抵达了本次探访名人旧居的最后一个目的地——白公馆。白公馆展厅中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烈士遗物,揭示着当时环境的恶劣与酷刑的拷问。在倾听解说员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他在狱中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绝食和罢工的斗争方式,坚决拒绝被剥夺学习的权利,最终在狱中成功接受爱国将领黄显生教育。实践团成员们不禁为和宋振中一样在尸横遍地的魔窟中的共产党员们的崇高意志与不懈追求所感动,也更加意识到如今太平年代受教育权利的来之不易。实践团成员在白宫馆缅怀先烈的同时,忆苦思甜,不断反省自身。

本次探访名人旧居的活动,令实践团成员真切地感受到如今中国的太平是数不清的共产党人用机智的头脑,顽强的意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在敌人的封锁与荼毒下,以自我的牺牲换来的希望的光芒。当今青年应该在外部的物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珍惜深远诚挚的友谊、亲情,弘扬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必胜信念,激发青年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文字作者:张琪 杨晓欢 胡耀心

图片来源:廖文静 刘佳曦 张琪 杨晓欢 胡耀心

指导老师:汪俣婧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六)丨脱贫攻坚新面貌,乡村振兴展新颜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五)|全员抗疫筑防线,众志成城换新天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