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分享及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者:李小辉 审核: 编辑:冯玲 时间:2019-07-15 点击数量:

2019年7月10日,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分享及研讨会。此次分享和研讨会是继6月份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进一步研讨,主要分享人有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莫妮娜博士,肖巍博士,曹洪文博士以及英语系李玲博士。会议由李小辉副院长主持,欧玲书记、余渭深教授、辜向东教授、毛凌滢教授以及盛荔博士参加了此次研讨。在此次分享会上,李玲老师依托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探索中西文明的精髓,阐释了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文化和文明的紧密联系。莫妮娜老师分享了在小学期期间给学生开设的有关自闭症的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闭症,理解自闭症,了解不同学科领域学者在帮助自闭症患者方面的贡献。肖巍老师分享了针对研究生的研究方法类课程,讲解了在定量研究中假设检验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曹洪文博士的分享内容是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从大脑的构成、功能以及发展引导学习者初步认识语言和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关系。

在四位青年教师分享之后,与会的专家教授们和青年教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教授们非常认同青年教师们在课程教学中的深度和广度,强调每一门课程对于学习者来讲都是一次知识的拓展过程,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探索,是思想的建构,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待。余渭深教授针对老师们的分享,希望所有的老师们从七个方面来认识、理解和探索自己的课程教学。第一,一定要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每一堂课都要明确我们要塑造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将情怀、责任融入教学。第二,要思考什么是知识,教师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第三,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考量“学习是否发生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是如何评价的?”等系列问题。第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思考教学可能会发生在什么样的场所。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学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手段,打造立体教学空间。第五,要思考如何将学习者与学习建立起联系,让学习成为学习者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第六,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回应时代特征,符合当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已经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学生有丰富的渠道获取知识,因此我们要思考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启发深度学习、深度理解、知识应用、创造等。第七,关于教师教学用语,可以考虑跨语言思考。无论是中文还是全英文授课,要充分利用母语和外语优势,丰厚学习资源,体现我们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学术素养。

教学是每一个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以本为本”教育原则的重要元素。外国语学院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以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文/李小辉

图/谭伟


上一条:中英学生联谊会在外国语学院举行
下一条:我院余渭深教授和教师参加首届全国艺术英语教学研讨会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