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二楼多功能厅组织了两场学术讲座,助力2025级研究生新生实现身份与思维的双重转变。
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以“敏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批判,成于写作”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差异。他强调,研究生需具备独立规划与深度钻研能力,并通过“Smoking kills”警示语、《亮剑》剧情等生动案例,启示新生学问源于生活观察。刘教授进一步建议,思考时应从信息价值、逻辑、问题本质及方法优劣四方面切入,并以英文例句深化阐释。最后,他强调学术写作需重组知识、升华认识,做到逻辑精准、表达有力。

重庆大学王志松教授以“学术写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主题,首先以“文科无用吗?”这一现实议题引发思考。他指出,在科技发展与价值多元的当下,文科对推动社会和谐、促进文明进步具有关键作用。王教授梳理了文学概念起源及“新文科”的跨学科性、现实性、技术性特征,鼓励新生扎根前沿领域,把握学科创新趋势。同时,他强调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需在研究生阶段通过主动制定目标、积极克服困难来培养。此外,王教授还探讨了AI时代学术研究,强调应坚守人文思考。

两场讲座是新生入学教育重要环节,不仅为新生提供了学术启蒙,更进行了价值引领。学院期望通过此类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学术环境,获得归属感,并成长为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外语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