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午后,重庆大学A区声音图书馆内弦歌不辍,由外国语学院与图书馆主办、留学生事务中心支持的"语"你相"渝"国际学生汉语能力挑战赛复赛在此拉开帷幕。五位评委——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负责人刘扬、图书馆馆长陈文、研究生副院长刘作华、本科生院学籍科科长姜汉祥及国际中文教育系副主任龙藜,与来自十余国的百名师生共赴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首轮知识竞答如惊涛拍岸,必答题环节选手们侃侃而谈,从 汉字“刃”使用的是指事造字法到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展现扎实功底。抢答环节更成竞技焦点,缅甸选手杨政莉以迅捷之势屡屡夺魁,现场观众屏息凝神间忽而掌声雷动,将赛事推向首个高潮。

第二环节化身世界文化万花筒,十位选手以多元才艺诠释中华精粹。缅甸选手黄正美挥洒太极扇如行云流水,越南选手阮氏玉英剪纸成双鲤跃然纸上,另一位越南选手怡佳的古筝《春苗》弦动人心。当蒙古国选手彩虹演唱着《我的歌声里》时,座中留学生自发击掌相和,不同肤色的面庞映着同样灿烂的笑容,文化交融的图景在此刻具象化为满室春晖。

艺术学院印尼学生董右豪的《强国一代有我在》展演如清泉流淌浸润心田。"强国使命肩上扛"的誓言与舞台灯光轻轻呼应,观众席间渐次亮起的手机星海,恰似新时代青年胸中跃动的真诚热情。现场的国际观众情不自禁高举双手一起随歌声摇摆,集体跟唱最终汇聚成震撼人心的和声——此刻,汉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成为世界青年与中华复兴同频共振的精神纽带。

互动环节打破舞台界限,尼日利亚学子李星星夸张演绎地“太极拳“一词引发竞猜热潮,哈萨克斯坦学子马蒂娜用肢体模拟"人山人海"令全场捧腹。当缅甸选手黄正美成功猜出"盲人摸象"时,雷鸣般的掌声中,语言教育的深层价值得到最生动的注解:跨越文化差异的会心一笑,正是构建理解之桥的基石。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评委们为优胜者颁发奖项。刘扬教授在总结时动情道:"今天我们看到汉语不仅是平仄声韵,更是打开五千年文明宝库的密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密码。"

这场复赛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文明互鉴的微型现场。外国语学院以语言为舟、文化作楫,在巴渝大地上续写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为来华留学生铺设了一条"知华、友华、爱华"的星光大道,彰显了思政教育在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当国际中文教育的火种在五洲学子心中燎原,世界文明的百花园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