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信息
袁继锋,男,文学博士,重庆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导师。
工作经历
2003年6月——至今,重庆大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相关研究。
2005年8,在泰国皇太后大学短期讲学。2014/10-2018/8,在意大利比萨孔院锡耶纳外国人大学任职,负责锡耶纳省区的汉语教学及文化推广工作。除了开展学堂的课程规划、任教授课、意大利本土教师培训、组织中国年等相关文化活动之外,也主持当地孔子学院奖学金推介、文化团体教育交流及文化市场开拓等各种工作。
讲授课程
一、中文系历年所授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读》、《现代文艺批评》、《中国现代文学》(一、二)、《文学名著导读》、《文论选读》(二)、《西方文论》、《文学理论》等。
二、国际学院历年所授课程:《综合技能》(高、中、初、入门)、《中级汉语写作》、《高级汉语写作》、《HSK技能训练》(初、中和高)、《汉语听力入门》、《汉语口语入门》、《初级汉语口语》、《汉语高级听力》、《高级汉语阅读》、《中级汉语阅读》、《中国文化》、《俗语及谚语》、《中国成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测试与评估》《新生研讨课》等。
出版专著及论文
1.已出版专著:
《中国现代新诗用典研究》,袁继锋著,重庆出版社,2015年7月版。
2.已发表文章:
《海帆》,收入《情系校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初版;
《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挑战与机遇》,《郭沫若学刊》,2002年第二期;
《民族战争的宏大叙事与阿垅<南京血祭>的突围》,《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6年总第三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对外汉语研究中的“地域性”思考》,获得2006年外国留学生教育年会优秀论文,并被收入《2006年外国留学生教育年会优秀论文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740-749)。
《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性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CSSCI
《文学传统中的用典与新诗的视野》,现代语文2009年28期
《批判与超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0.2
《战国策派研究述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CSSCI
《民间生存信仰文化的价值》,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0年9期
《新诗与新诗人的时代焦虑——从艾青的<时代 >谈起》,东岳论丛2010年9期 CSSCI。后被收入《艾青诞辰100周年学生研讨会论文集》,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
《十七年文学史视野下的“风雨楼”——阿垅遗稿与潜在写作》,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CSSCI
《缝隙中的底层写作——廖无益散文简论》,山花2012年B1期(123-124页)
《战时诗歌的地域性书写》,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CSSCI
《中国文学翻译与意大利汉学传统》,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2期CSSCI来源期刊
《在拿波里的胡同里——冯铁先生印象》,西川风公众号2018.11.2
3.参编教材和丛书:
《承传与衍变——重大人文艺术学院教师作品选》,中华出版社2003.7(文字翻译之一)。
《当代中国名家》丛书,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英文审校之一)。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2004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助统稿)
4.主研和参研的课题
结题2项(校青年基金和中央高校面上项目各一项:《20世纪40年代重庆文学传媒研究》,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青年教师专项项目,CDSK2006-28;《影响的焦虑》,中央高校面上项目,0240005205002);
独立在研1项(重庆社科规划年度项目2014YBWX079);
参研2项(国家社科和教育部各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YJC751025排名第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ZW021,排名第三)
研究领域
中国现代文学、新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意大利汉学。
开设微信公众号:知常园。定期举办读书会活动。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群、钉钉视频等形式已举办三期读书会分享,以及两场论文预开题报告的讨论活动。
选题范围
汉语微信公众号研究;初级汉语标点符号研究;高级汉语写作偏误分析;韩国汉语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分析;Youtube平台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影响研究;疫情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师因素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学课程考察分析;意大利汉语教育分析。
联系方式
电话:15902380297 电邮:yuanjf@cqu.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