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部分研究生在院长彭静的带领下,赴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当日上午,彭院长首先带学生们走进课堂,到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所辖的莲光小学听课。下午,在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利,宣传委员古英,社区党委书记彭丽娟的陪同下,学院近10名师生对该社区党建工作、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此次活动,旨在引导我院研究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在活动中增强研究生群体的基层奉献意识。


此次观摩学习地——石井坡街道,是原重庆特殊钢集团所在地,这里的大多数老人都是原特钢厂的职工或家属,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大半生,即便在儿女迁离后仍选择留在这里。
当同学们走进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花弄里,会发现自己进入了城中花园,一片干净、整洁、祥和的景象。居民们发扬特钢精神,自发的给巷子绘上颜色,利用废旧油桶、自行车、破旧轮胎等,通过涂鸦绘画等进行创意加工,将时尚青春的元素和充满岁月气息的建筑有机结合,还原特钢生活的美好回忆,让老旧社区重新焕发出生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湾社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党委领导下于2013年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帮一把”志愿者服务站。主要由辖区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轮流值守,发扬党员带头作用,真心为民服务,调和邻里矛盾,实现共享共治。

在社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今天我当家”党建等工作情况,听取了社区党委书记彭丽娟关于社区建设的理念及构想。

听完介绍,同学们纷纷表示,知识的学习本身就包含“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此次研究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本难得的“无字之书”;只有不断学好理论知识等“有字之书”,在进行社会实践和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能更加从容;而不断从实践和群众中学好、总结好“无字之书”,方能丰富好、充实好“有字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