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晚7时,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梁锡江教授受邀莅临我院,在学院楼501报告厅为外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虹吸管、排粪鸭与会说话的头——西方机器人历史趣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德语系教师陈丽竹主持。

讲座伊始,梁教授以三个关键词向同学展示了“人造人”设计的荒诞与智慧。通过大量图像与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造人”传统的发展脉络。他特别提到,"会说话的头颅""写字人偶"等复杂装置往往诞生于钟表匠作坊,反映出科学与权力、信仰间微妙的关系。梁教授指出,对“人造人”的观念变化看似是科技水平的进步,实则体现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认知进步。
在解析技术史的同时,梁教授将视角转向文学领域,揭示当时知识分子对技术发展的矛盾态度。这种焦虑在霍夫曼小说《沙人》里达到顶峰,小说恰是工业革命前夕人类对主体性危机的一次文学预演。梁教授以生动诙谐的讲述,带领听众穿越回古希腊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揭开“人造人”这个古老母题背后的科技密码与人文思考。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梁教授旁征博引,既有对古文献的严谨考据,又不乏对古代哲学观念的当代解读。本次讲座为我院学子打开了科技人文交叉研究的新视野,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