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中国少儿认知发展与二语习得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论坛聚焦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规律,围绕二语习得主流理论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启示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课堂内外的应用等领域,就儿童二语习得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应用研究基地主任彭静教授以《“认知发展与语言习得的双维共振——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材实施策略”》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发言中,彭静教授回顾了我国基础外语教材政策的演变并指出,新课标小学《英语》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她强调教材单元不等于教学单元,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材衔接,灵活组织教学活动。此外,彭教授还通过“理论图示+课堂实录片段+学生作品分析”的三维呈现,详细介绍了教材实施的策略。彭教授的发言为实施新课标,破解教材使用中的认知错位和语言学习难题提供了宝贵指导。

图1 彭静教授做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12个平行分论坛,其中,分论坛七“认知发展与二语习得”由我院盘峻岚副教授和康鑫教授召集。本专题论坛关注语言习得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主要聚焦基于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以及创新教育实践和干预方案。盘峻岚副教授聚焦语言学能,做了“探讨语言学能测试在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发言。康鑫教授指导的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雅倩做了题为“ALongitudinalStudy onSecondLanguageWordLearning in Mandarin-SpeakingChildren withAutism”(汉语孤独症儿童二语词汇习得的纵向研究)的专题发言。秦博洋博士汇报了与康鑫教授团队共同采集的数据“What’s in a Name?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Preschoolers’ Racial Inferences from First Names”(名字里有什么?学龄前儿童从名字里推测种族信息的跨文化实验对比研究)。上述研究分别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4CDJSKPT09、2024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240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CYY021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0494资助。

图2我院师生和与会专家

图3我院23级研究生张雅倩做专题发言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博士和硕士生共同参与,围绕儿童语言习得、语言教育的前沿话题,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从教材编写到技术应用开展了深入的探讨。此次论坛也拓宽了本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为参与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
文:张雅倩、康鑫
图:第五届儿童认知发展与二语习得论坛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