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2015级校友、现任创思立信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的伍驪驰重返母校,为24级翻译硕士做了“本地化行业全景与案例分析”翻译工作坊。伍驪驰女士以“行业领航者”的身份,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和案例,详细介绍了生命科学本地化、电子学习本地化和游戏本地化三个领域,并对这三大本地化行业进行了深度对比和分析。此次活动旨在聚焦本地化产业的前沿趋势和多元应用,提升翻译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
在讲解生命科学本地化时,伍女士重点指出,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对翻译的精准性和合规性高要求。她详细阐述了从文档准备、数据转换到术语管理、法规审核等一系列严谨的流程,强调任何翻译上的纰漏都可能引发产品召回、法律风险甚至品牌形象的严重受损。她还分享了在实际项目中如何借助专业工具(如数据管理系统、CAT工具、排版工具等)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度,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由专业翻译、行业专家和项目经理组成的高效团队。

接着,伍女士转向电子学习本地化领域。她指出,随着在线教育和企业培训的普及,e-learning内容的本地化需求日益增加。她介绍了如何将多媒体课件、交互式培训材料和在线反馈系统进行本地化改造,要保证语言的准确转换,更要兼顾视觉、交互设计与文化内涵的传递。她特别强调,东西方在教育风格、沟通习惯和反馈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本地化时必须注重对目标受众的文化适应,以确保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在讲述游戏本地化时,伍女士以丰富的案例为依托,深入解析了游戏行业在本地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她指出,游戏不仅需要在语言上实现无缝转换,还需在角色台词、用户使用界面(UI)、字幕和音视频配合等多个层面做到精准适配。游戏本地化要求译者既要保留原作的创意与风格,又要灵活处理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表达障碍。伍女士还讲解了如何利用技术工具对文本扩展、字符限制等进行优化调整,以提升玩家的沉浸体验和市场接受度。其播放的所在公司在游戏本地化领域的部分作品,让现场师生直观感受到了游戏本地化在实际操作中的创新应用和技术优势。

最后,伍女士将三个本地化领域进行了对比分析。她指出,生命科学本地化以严谨、精准和高风险控制为主要特征;电子学习本地化则注重内容整合、文化适配与交互体验;而游戏本地化则更强调创意表达、技术适配及用户体验。尽管三者在流程和应用领域各有侧重,但都展现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跨文化交流与专业化能力的极高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本地化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翻译专业人提出了更高的职业挑战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工作坊现场,师生互动热烈,提问与讨论环节精彩纷呈。这次工作坊不仅让在场师生对生命科学、电子学习和游戏三大本地化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索跨界知识,同时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本地化行业前沿实践的大门。这是一次产教融合,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