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课程思政“如盐入味” —— 电气信息课程组思政教研会

作者:沈立 审核:杨郁梅 李小辉 编辑:葛坤鹏 时间:2023-04-11 点击数量:

3月30日下午,电气信息课程组教师参加了我院组织的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聆听了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主讲的 “外语课程实践共同体文化创设与实践—— 以个性化英语学习课程为例”讲座。结合张教授分享的班级、制度、活动、角色、参与5个层面促进课程实践共同体良性循环和健康成长的具体内容,大学外语教育中心电气课程组落脚课程教学实践召开了以“课程思政 如盐入味”为主题的研讨会,就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外语课堂进行了热烈讨论。

老师们分享了个人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利用教材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分别从中国传统哲思、环境保护、国际话语权、社会发展和个人积极形象塑造等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基于课程教学主题的大学外语思政元素挖掘。

周瞳和兰橙老师分别从哲学体悟和了解濒危动物的角度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宋德云老师结合“天人合一”生态伦理的英汉翻译练习,让学生了解“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引导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思想感兴趣。温忠义老师结合传统“孝”文化,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沉浸性地感受根植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儒家思想。潘龙明老师引导同学们突破通常概念中野生动物保护的框架,挖掘“熊猫外交”这个反映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博弈的新视角,让学生们从侧面感受到国家强大与国际话语权的关系。肖邦文和黄莉荔两位老师,将教学与社会现实精密结合,帮助学生通过运用课堂所学,创造性的理解社会现状并思考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由内而外的树立积极形象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部分,杨郁梅老师结合“树立形象”单元学习,设计了和课文主题词语相关的三个系列口语活动来让学生认识到内部自我改造的力量,从而促进自信、自爱和自尊。

会议最后,杨郁梅老师、沈立老师、黄俊红老师和梁婷老师都提出课程思政应将培养学生将主题语言知识转变为恰当语言输出的能力。如利用TikTok的CEO在回应美国国会蛮横无理质询的文稿,让学生进行遣词构句方面分析并引导学生懂得:掌握地道英文的表达方式,也是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之一。我们用英语可以直接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展示中国的力量。

老师们畅所欲言,不仅开阔了如何将思政融入教学中的思路,也深刻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外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更应注重其教育的人文性,深刻挖掘思政元素在英语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强化其育人功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逐步实现课程育人,为培养具备对外交流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

上一条: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国教系开展政治学习暨“课程思政大家谈”系列活动
下一条: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公示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