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蒋联江博士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作者: 审核:杨小虎 编辑:陈舒怡 时间:2022-12-14 点击数量:

12月11日,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八讲在线上成功开展。本次讲座的题目为“What do we teach when teaching with DMC in English classrooms”。主讲人蒋联江博士为重庆大学校友,现任职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欧玲主持。

f4fde5d78ca343bf818af39c41b4114

数字多模态写作(Digital Multimodal Composing,DMC)在最近几年得到越来越多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蒋联江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DMC的定义。他以重庆大学创新课程组的教学实践,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的EAP课程和香港某小学的DMC项目为例,指出多模态写作是一种可以跨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呈现多种题材的语言产出实践。

针对一些老师对DMC在语言产出的有效性及对教师职业身份认同方面的问题,蒋联江博士强调DMC不仅仅强调对技术的使用,而更关注如何把语言和其他符号模态(semiotic modes)融合起来,实现语言的有效产出。DMC的多元化呈现取决于不同因素,如课程类型、学生构成以及教师因素等。

蒋联江博士就基于DMC的任务设计,教师能够做什么,DMC的功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做了进一步阐释。他结合最近的研究成果,介绍了DMC在促进公民参与(civic participation)、学习者写作投入变化(investment change in learners’writing)以及数字同理心(digital empathy)等方面的作用。蒋博士最后指出,DMC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模态的形式进行意义的构建,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不同模态、不同资源参与到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中去。

7265ce88172c9497d92f6e530b5b11b

欧玲书记回顾了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教学实践,并表示DMC为我们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余渭深教授强调新时代的外语教学要有新时代的特征。他从任务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和教育范式(teaching Paradigm)的构建两个方面肯定了DMC的作用,并表示在教学多模态时代要提高外语学习的参与度(engagement),加强在不同模态的转化中的投入度,以及加深对文本模态理解的深度。

在问答环节,老师们就DMC与技术写作、技术传播的关系,对DMC的评价,DMC与教师信念(Teacher belief),DMC如何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问题向蒋联江博士请教,蒋博士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次讲座是在教育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数字多模态写作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的一次深入探讨,对探索多模态教育新范式有深远意义。

上一条:盘峻岚带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Foreign Language Annals发文揭示中国西班牙语学习者在听力加工中形式注意和意义理解的关系
下一条:董洪川教授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