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团队毕业季汇报 ——辜向东教授指导的硕士毕业生报告会

作者:白玉洁 庹雪婷 审核: 编辑:刘冰 时间:2022-05-16 点击数量:

2022年5月15日,辜向东教授指导的三名硕士毕业生尹开兰、曾长萍、王永利分别在钉钉平台进行毕业季报告会的云端分享。三位同学就自己三年的学习经历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就如何规划和利用好研究生三年的时间给出了富有参考与借鉴意义的建议。此次分享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吸引了150余名师生参会。

分享会伊始,辜向东教授就本次分享会的主要内容和发言人进行了简要介绍。

首先,尹开兰同学从自身学术成长、课题项目、实践活动、技能收获、学习成绩、荣誉获奖以及经验建议这七大方面进行了分享。其中,尹开兰同学重点分享了自己从研一学术会议的听众到研三能够在国际研讨会上宣读论文摘要的学术成长历程。尹开兰同学在分享过程中也就自己这三年的学习经历为正在读研以及即将读研的同学们提供了可供大家参考学习的宝贵经验,同时,她引用剑桥人生胜任力框架对如何规划研究生生活进行了总结。

曾长萍同学首先回顾了自己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涯,重点从反馈学习、沟通表达和信息素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除与导师日常的线下交流以及通过微信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流外,曾长萍同学与导师的邮件往来多达324次,她表示自己在与导师的沟通交流中,逐渐明晰了学习的目标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同时她也建议大家在研究生阶段要积极主动地与师门同学沟通,更要积极主动地与导师沟通交流,尤其是要对自己近期的学习生活进行书面的汇报,这样以便导师充分了解自己的近况。

王永利同学用多彩、充实、挣扎、迷茫和快乐这五个关键词对这三年的学习生涯进行了总结。除了日常的学术积累外,王永利同学积极参加学生部门工作和实践活动,其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她也分享了自己日常查找文献的网站,希望为刚刚学术起步的同学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本次分享中,她也对过去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了反思,并就此为即将读研或者正在读研的同学们给出了一些实际的建议。

三位同学分享完毕后,辜向东教授使用了剑桥人生胜任力的框架对三位毕业生的分享及过去三年的学习与成长进行了总结发言。辜教授指出虽然三位同学的分享有overlapping之处,但她们三位的分享都各有特色。三位同学都提到了Learning by doing,在具体的任务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由此可见,“在做中学”对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次云端毕业生报告会不仅是三位毕业生对自己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总结与反思,更为在读研究生与即将入学的研究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不少与会者都表示在本次分享会中受益匪浅并希望这样的分享会可以持续开展。

文字/白玉洁 庹雪婷

上一条:日语系举行“传-帮-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及一流专业建设主题研讨会
下一条:我院教学团队在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做分享发言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