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铭记先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记外国语学院第4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现场教学活动

作者:李佳妮 审核:魏世平 编辑:刘培 时间:2022-05-12 点击数量:

为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岩精神,2022年5月8日上午,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第4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86名学员,前往红岩魂广场祭奠和缅怀在渣滓洞、白公馆等地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回顾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史,接受不朽的红岩精神的熏陶与洗礼。

祭奠活动由学硕三支部党支部书记王诗然同志主持。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产生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蕴涵着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历史镜鉴,也是今天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重塑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的精神。

2021级教育学硕士生谭瑶同学作为学员代表,做了发言,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并表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学生,将传承和发扬好红岩精神,担当作为,砥砺奋进,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胡雅慧、梁兰云同学领诵,全体成员共同朗诵诗歌《我的“自白”书》,这首诗由革命烈士陈然写就,以浩然正气,抒发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对无耻叛徒的蔑视,昭示着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王心雨、杨鲜同学带领学员们一起朗诵了爱国诗歌《祖国啊,我给你…》,展现了当代青年立志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王奇胜、学硕蒋言同学领诵爱国散文《少年中国说》。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先生为唤起国人的少年之气,写下了《少年中国说》一文,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充满积极的进取精神,寄托了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李佳妮、刘思妤代表大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向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先烈致敬,全体学员列队整齐,神情肃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长眠于这片红色土地的烈士默哀,并献上手中的白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追思与崇高敬意。

祭奠活动结束后,全体学员前往红岩魂陈列馆参观,聆听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观摩革命文物和珍贵史料,认真感悟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大家表示将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必胜信念,书写新时代的红岩精神。

文字/李佳妮 刘培

图片/李佳妮

审核/魏世平

上一条:我校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校选赛
下一条:我院张宏老师出版译著《文艺复兴》(第二版)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