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
  • 重庆大学
  • 信息门户
  • 人才招聘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组织机构
    • 领导班子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国际教师
      • 外聘教师
    • 管理平台
    • 常用信息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科研成果
    • 实验中心
  • 本科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专业介绍
    • 专业教师
      • 英语专业
      • 日语专业
      • 德语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教学改革
    • 教务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最新通知
    • 招生信息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学籍学位
    • 学生科研
    • 导师双选
  • 公共外语
    •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
    •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
    •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 全校通识课程
    • 教学改革
    • 外语慕课
    • 外语二课堂
    • 课程教师
      •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
      •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
      •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
      •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
    • 教学管理
  • 党群工作
    • 党委(纪委)委员
    • 组织发展
    • 党建之窗
    • 制度建设
    • 党风廉政
    • 工会之家
  • 学生园地
    • 团学工作
    • 学生奖助
    • 心理健康
    • 实习就业
    • 创新创业实践
    • 课外活动
    • 常用信息
  • 国际交流
    • 交流项目
    • 教师交流
    • 学生交流
    •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
  • 校友之窗
    • 历届校友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学术期刊
外国语学院
    • 最新动态
    • 学院公告
    •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正文

最新动态

外国语学院文理课程组召开大学英语团队“课程思政”研讨会

作者:丁辉 审核:欧玲 李小辉 雷蕾 编辑:刘冰 时间:2022-03-30 点击数量:

为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组主任雷蕾副教授的主持下,大学外语文理课程组全体教师于2022年3月29日晚开展了主题为“立德树人,价值创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专题教研活动。外国语学院欧玲书记和李小辉副院长全程参与了此次腾讯会议平台的教学研讨。

会议伊始,欧玲书记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出发,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通识课,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兼具“通识”、“博雅”、“全人”三方面的功能,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行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挖掘这门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顺利完成。

随后,李小辉副院长指出,课程建设要与学科建设自然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思政建设关系紧密,环环相扣并相互渗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大学外语的思政教育也应该同时注重对他们“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培育。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既要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和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意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进而实现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与全球胜任力的有效融合。"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另外,通过解读外语课程思政背景和内涵,聚焦外语课程教材的目标重构,小辉院长详细地阐述了教材思政内容提炼与建设的具体路径,指出了外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方向。

接下来,文理课程组的樊燕老师和尹晓宇老师分享了她们外语课堂中课程思政的案例。尹晓宇老师节选了体验英语教材“Advertising”单元的话题,谈到了广告分类和各自的利弊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她尤其指出了,作为公益广告,对全社会进行道德和思想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公益性的广告活动日益增多,从防火防盗、保护森林到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拒绝沉迷网络游戏、文明养宠等,为大力普及文明行为规范,厚植思想道德内涵,进一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升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樊燕老师则选取了教材第五单元的主题“成功之路”进行了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的分享。在引导学生对Passage B的解读过程中,她在教学中融入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的例子,培养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并且补充了视频资料《屠呦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展示了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努力奋斗!

与会领导和文理教研室主任雷蕾就两位骨干教师的思政案例分享给与了建设性反馈,充分肯定了本次主题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了课程思政在高校外语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反馈之后,雷蕾主任总结了本次教研:通过学习,老师们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也更加明确;“课程思政”不是“灌鸡汤”,也不是个体经验的“讲故事”和单纯的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思维、归因、道德选择能力),更是“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价值塑造);检验教师所教授课程是否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老师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对照反思:(1)是否与教学目标契合:知识、能力、素养目标;(2)是否与反馈评估一致; (3)是否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

会议最后欧玲书记指出:高校外语教师不仅承担着讲授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涉及到“培养什么样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恳切希望老师通过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来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有意识地通过课堂上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李小辉副院长勉励大学外语教师要认真总结开展“课程思政”以来的宝贵经验,继续努力探索大学外语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有效途径,做出成效,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作用,分工合作,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力争建成优秀教学团队和思政示范课程。

文字/丁辉

审核/欧玲 李小辉 雷蕾


上一条:学思践悟守初心 知行合一担使命——记外国语学院党委召开党员发展对象培养教育研讨会
下一条:重庆大学第二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通知
Logo
联系电话

常用链接

  • 教育部
  • Uchallenge
  • 外研社官网
  • 大外研究会
  • 校长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
  • 人事处
  • 财务处信息门户
  • 教务处
  • 信息化办公室
  • 图书馆
  •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65678500 院长邮箱:cflyz@cqu.edu.cn 书记邮箱:cflsji@cqu.edu.cn